“山乡巨变”引领乡土文学新风向

2023-07-28 15:24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张向阳

六十多年前,作家周立波创作了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精神风貌。近年,中国作家协会推出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用文学的方式展现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日前,“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进会在山东召开,来自全国的作家和出版界代表围绕“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创作情况交流探讨,以文学力量为新时代山乡铸魂。

新山乡巨变是一座丰碑

赵德发《经山海》

波澜壮阔的山乡巨变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生活图景和丰厚的写作资源。近年,彭学明的《人间正是艳阳天》、赵德发《经山海》等一批反映乡村振兴的文学作品纷纷面世,展现了壮阔的社会图景,乡土中国的书写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作品的表达内容和表现方式都呈现出了新的美学样貌。

此次推进会上,著名作家刘庆邦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泪为谁流》入选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2020年,刘庆邦参加了《中国作家》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圆梦2020——中国作家脱贫攻坚遵义行”采风活动。那次活动让他深受触动,一个曾经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惊叹,在这样的心路历程之下,他创作了小说《泪为谁流》。他说,书里讲述的是一个山上的贫困“孤岛”如何变成一个美丽乡村的故事,“其中第一书记为这个村子付出了很多很多”。

刘庆邦

刘庆邦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这座丰碑不是石碑,而是建立在亿万人民心中的口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意义,不但具有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的意义,还有民生、人道主义等多方面的意义,非常值得书写。我们当代作家有责任为这块丰碑添砖加瓦,如果我们不写,就可能对不起时代,也对不起读者。”他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我河南老家所在的县是贫困县,我的大姐家、二姐家,还有二姐的大儿子一家,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对他们虽然每年都有所资助,但能力有限,并不能使他们脱离贫困。还是靠国家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村干部的具体帮扶,他们才终于在2019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走上了小康之路。我每年都回老家,看到他们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手里还不缺钱花,生活一年比一年幸福,心中甚感欣慰。

他认为,首先是作家的态度问题,是我要写,而不是你要我写,“文学创作是一个手艺活儿,也是一个心意活儿,必须遵循自己的心意去写。也就是说要心甘情愿地去写,才能增加文学的真诚度,才能提高作品的含金量。”

刘庆邦的创作被称为“一半是煤矿,一半是乡土”,他的作品在现代文明的视角下重构了传统乡土文明,勾画出一幅乡情浓郁的中原民俗生活画卷。他说:“山乡巨变是一个主体性的创作,其实,任何主体创作都有它的坚硬性,写作的过程就是把它柔软化。怎样才能把它立起来呢?靠情感、靠立体的人物;靠优质的语言,关键是文学性。没有文学性,它就实现不了主体。”刘庆邦说,小说写作不能主题先行,“要写情感,要把人物有血有肉地立起来。在好的作品中,我们既能见到风物,也能看到人物命运的变化,还有其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

山乡埋藏着最深切的情感

传统中国最根本的特质就是它的乡土性,这种深厚的精神积淀也构成千百年来中国的乡土文学传统。如何通过乡土变迁深刻理解时代和历史,以文学的方式使乡土世界获得美学表达,如何让乡土和时代新人在文学中得到更典型化的提炼,如何创造出真正具有思想艺术深度、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史诗性经典,这些都是新时代作家需要思考和解答的课题。

周瑄璞

周瑄璞的小说《芬芳》被列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第二批重点推进作品。她说,作为一个陕西作家,自然而然地继承了陕西文坛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经过多年摸索,近年来又将写作关注点放在我的出生地河南乡村。因为童年生活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对一个写作者尤为重要。我虽然只在那里度过十岁之前的时光,但每当我想起农村,每当我要书写农村,就会想起河南农村,只有了解河南农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乡村。”《芬芳》书写了豫中平原的沧桑变迁,是一部中原乡村山乡巨变的长篇小说。在五十年的时光流逝中,着重描述了颍河流域人民从追求温饱到建设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写出了中原大地上个人与家族、农村与城镇的历史演变及精神变化。通过人物命运见证时代发展,见证乡村振兴,见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小说着重书写“顽强绽放,吐露芬芳”的女性命运,写她们的发芽、开花与收获,写她们如同土地般芬芳的日常生活。她说:“乡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折射着乡村变迁。作为一位作家,我努力将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变化书写下来。”

畀愚

浙江作家畀愚的《纯真年代》也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第二批重点推进作品。他说:“我经常到田野乡间走一走,日新月异的乡村面貌让人有种触动心灵的震撼——我们固有意识里的那种乡村,正在这片大地上被不断更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美丽的田园景象。所以我认为,认识乡村、理解乡村、感受乡村的变迁意义重大,这里面有时代的缩影。”

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回家。我想,每个作家的心里都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我们的家乡——在那块熟悉的土地里,埋藏着我们最深切的情感。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巨大的变迁之后,再去回望家乡,就会发现,我们在见证历史、经历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历史。每个人都为之付出了汗水,这是我们一代人的骄傲,也是生活对文学的回馈。

作家眼中的山乡巨变新貌

“作家活动周”期间,作家代表们前往临沂和曲阜多地,围绕“红色沂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主题展开实地考察调研,在火热的生活实践中感受山乡巨变新貌。

“我来孔庙已经不止一次,作为一个读书人,每次来这里都会怀着一颗虔诚的朝圣之心。”在曲阜孔庙,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十月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他说,孔子毕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中的礼乐文明,其实也是在恢复人性中高贵的精神,让人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文学也是如此,文学创作无论是什么风格,什么流派,其实最终也是在证明人之未来,人类的伟大与骄傲。

王十月

王十月说,他从广东来山东之前,其实对山东也有一种刻板的印象,认为山东尤其是老区的“山乡”会有些落后、欠发达,但是这一路看过来,很多人都说“哇,是这样的吗?”“不管是城市的发展、城市的产业,还是乡村的面貌,乡村文旅、特色农业这些方面,我认为都做得特别好,特别是我们去的这些地方,看到融合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地方的特色文旅形成很高的契合度,我觉得不愧是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做的文旅文创。”他说。

在谈及这次山东之行对他创作的影响时,王十月说:“一个写作者一定是打开自己,随时在接受生活方方面面给你的信息,给你的刺激,这种刺激无时无刻,随时在改变、在完善、在调整你的一些想法,我可能不会直接写一个曲阜的故事,写一个山东的故事,但是在它的背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定能看到这种精神来源。”

作为新生代军旅作家,多年的军旅生涯赋予王棵独特的情感记忆和文化积淀。王棵说,他从军期间,有五六年时间是在山东度过的,所以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他的印象中:“山东人热情、好客,非常有人情味儿,我很热爱山东”。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沂蒙精神”发源地,对“山乡巨变”这一文学命题的认识有提升。他说:“倾听来自过去和现在的沂蒙人的故事更让我感动。我正在修改一部小说,内容是反映抗战题材的,沂蒙山红嫂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灵感。”



“碰瓷维权”是对买卖双方的共同消耗
头条

“碰瓷维权”是对买卖双方的共同消耗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近日,一则“顾客吃饺子剩醋被收费”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1月23日,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经调阅店内监控视频、查看消费收费单和走访调查其他消费者,未发现商家要求收取蘸醋费用的行为。此事网络舆情随事件调查深入一再反转,引发了不网友关于餐饮业营商环境信任度的讨论。 此次事件 [详情]

中兴商业:寒冬里的一杯热饮,温暖环卫工的心
头条

中兴商业:寒冬里的一杯热饮,温暖环卫工的心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婷)时值寒冬,沈城连续多日降温,为室外工作的环卫工人增加了作业难度。近日,中兴商业组织员工走上街头,为辛苦作业的环卫工们送上热饮、水果等,为他们送去温暖。 在企业号召下,中兴超市于洪店的员工们迅速行动起来,烧开水、沏热茶、切水果,将一份份“温暖 [详情]

“太空马铃薯种子”在乌兰察布完成交接
头条

“太空马铃薯种子”在乌兰察布完成交接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 日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的“太空马铃薯种子”希森系列20个组合66500粒实生籽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开箱交接。此次搭乘神舟十六号的马铃薯种子经过太空180多天的遨游,返回地面后,由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付给内蒙古商都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开 [详情]

打卡需谨慎 种草莫挖坑
头条

打卡需谨慎 种草莫挖坑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近日,“夜游南京西站,大三男生爬火车被电伤”的相关报道引发热议。铁路南京站官方回应称,受伤男子目前没有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治疗。据了解,事发现场的“电化区段 严禁攀登”标志明显、照明良好。(1月22日澎湃新闻) 既有明确警示,该男子为何还是不顾自身安全“以身试电”?这恐怕要“归功于 [详情]

上水湾·龙园 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头条

上水湾·龙园 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近日,在大同翔龙集团主办的“上水湾·龙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上,由190多名视频创作者拍摄的522个创意产品悉数亮相,向大家展示上水湾·龙园的品质与魅力。  [详情]

男子醉驾昏睡  交警查缉排险
头条

男子醉驾昏睡 交警查缉排险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周恒宇)1月9日,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日前,西安一辆轿车停在路中间,车内男子酒后昏睡。交警赶赴现场查看,尝试叫醒男子后,没想到该男子竟驾车强行逃离。最终,该男子被警方控制。 1月2日11时38分,西安交警雁塔大队接群众反映称,在东华林路和长吉路十字路口 [详情]

去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1%
头条

去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1%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 通讯员朱婷婷)记者昨日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了解到,2023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1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记者了解到,电力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分别为46.9%、36.8%和16.2%,第三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