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双中心”建设 在成形起势上实现新突破

2024-01-14 04:2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记者 关颖

日前,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胜利召开,各行各业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双中心”建设在成形起势上实现新突破,把高质量建设“双中心”作为立市之本,推动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加快硬科技产业化发展,以创新之力推动融合发展,稳步提升科技创新保障能力,推动“双中心”建设实现实体化运行、取得实质性推进,引起了科技界人士的广泛反响。

西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助力我国航天强国建设

“西安作为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4个‘双中心’城市,在丝绸之路科学城的建设中,西安格外注重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系统部署。目前,以中国科学院系、高等院校系、明星企业系为代表的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群逐步形成。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成,既是丝路科学城作为‘双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基础牌’,又将反哺西安,产生对高层次人才、重大科研项目的强大虹吸效应,助力西安实现创新发展。”在学习了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后,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大推力固体运载发动机技术创新团队成员李昱瑾表示。

以航天科技产业为例,近年来,面对不断增长的空间资源开发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航天发射需求,快速进入空间和应用空间已经成为各航天大国竞相争夺的新领域。固体运载火箭由于其发射前无需加注推进剂且可长期整箭存储,操作简捷、响应快速、发射高效等特点,在实现小卫星快速、廉价、可靠发射方面已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宇航运载团队立足“整体式”和“分段式”两条技术路线,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高效协同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固体运载技术稳步发展。

今年1月11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四院提供全部固体发动机的“引力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顺利将多颗卫星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该型火箭是迄今世界起飞量级最大、运力最强的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型全固体捆绑式中型运载火箭。同时,去年10月,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还成立了西安航天商业火箭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包含整体式和分段式在内的商业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型谱,标志着中国航天固体动力将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不断助力商业航天繁荣发展。

唯有创新才能赢得未来,西安对航天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将会助力我国航天强国建设。

要将企业创新发展

融入“双中心”建设

“近日,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顺利举行,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双中心’建设在成形起势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增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牵引带动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加快硬科技产业化发展,以创新之力推动融合发展。西安以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给了我们企业极大的信心。”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西安本土科技企业,易点天下技术中心总经理秦鹏如是说。

秦鹏说,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广告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易点天下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布局,“我们自主研发的首个AIGC数字营销创作平台KreadoAI已全面且深度应用于跨境电商的各行业中,在算法和大数据等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下,将力争实现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同时,企业也响应国家战略,加大文化产业布局,已成功帮助CGTN、WeTV、IN XI’AN社媒等项目成功出海,并将与西安各类科技企业凝聚合力,融入“双中心”建设,共同加快推进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创新生态化、产品产业化,强化硬科技对全市创新引领支撑作用。

大科学装置落地

助力西安科技创新迈向新阶段

“西安高校院所众多,每年有很多的人才供给,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去年西安获批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这无疑给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又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涂锐表示。

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提出把高质量建设“双中心”作为西安立市之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创新之力推动融合发展,稳步提升科技创新保障能力,推动“双中心”建设实现实体化运行、取得实质性推进,成为西安引天下英才、育新兴产业、孕未来产业的金字招牌。

涂锐表示,可以看出政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决心和力度,这与国家层面提出的科技强国,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制高点问题是一致的。“双中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大科学装置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标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作为我国唯一的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承担着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建成了国内唯一的星地综合卫星导航授时试验平台,为我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提供服务。在推进“双中心”建设中,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研制建设,旨在满足我国天地一体化授时体系的战略需求。一系列大科学装置的落地,也助力西安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随着西安加快推进‘双中心’建设实现实体化运行以及科创环境的优化、创新实力的增强、特色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人才也会愿意来到西安、留在西安实现科技创新。”涂锐说。



沈阳城市管理今年要精益求精
国内

沈阳城市管理今年要精益求精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于海)“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沈阳城管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要求,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践行‘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的工作理念,坚持‘高品质、精益心’要求,锻造城市精细化管理品牌,为打好打赢攻坚之战贡献城管力量。 [详情]

重庆108.2万亩茶园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
国内

重庆108.2万亩茶园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近日,由重庆市茶叶学会、重庆市茶叶商会主办的2023年重庆市茶业科技与经济年会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川渝两地茶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就重庆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市场开拓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助推重庆茶产业升 [详情]

2023年延庆空气质量全市居首
国内

2023年延庆空气质量全市居首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瑶 通讯员 席瑞媛)生态一直是延庆的“一号指标”。记者近日从延庆区获悉,2023年,延庆区PM 2.5年均浓度为27.5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307天,占比84.1%,全市最优。 “您好,我们是延庆区生态环境 [详情]

今年春运期间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同比增长58%
国内

今年春运期间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同比增长58%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1月23日,记者从辽宁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24年春运期间(1月26日至3月5日,共计40天),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805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58%。自驾车出行将创历史新高,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2月17日(正月初八)将 [详情]

2023年全市蔬菜产能稳步增长
国内

2023年全市蔬菜产能稳步增长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1月23日,沈阳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落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市蔬菜生产保持平稳增势。 2023年全年,沈阳市蔬菜种植面积98.7万亩,比上年增 [详情]

养老服务要离得近信得过
国内

养老服务要离得近信得过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田闻之 本市民政局局长徐志军近日透露,今年北京将建设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整合辖区内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资源,把专业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和床边,是目前本市养老工作推进的重点。  [详情]

一场“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的年味大餐,恁看中不中?
国内

一场“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的年味大餐,恁看中不中?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培奇范亚旭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为更好地满足春节期间群众的文化旅游需求,让大家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新春佳节,从1月26日(农历腊月十六)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河南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年“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围绕传统文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