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经开区:拼出一个“千亿级创新型智慧园区”

2024-01-24 16:28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陶伟

1月16日,目光聚焦合肥包河经开。

安徽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安徽数字文化科技产业园虚拟影棚开工仪式在此举行。这也是2024年首个开工的全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安徽数字文化科技产业园效果图。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总投资3亿元,占地约100亩,作为一个集科技、艺术和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为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和中国特效电影制作提供一个全新的生产平台。

这边项目刚落地,那边项目建设则已“争先恐后”。同在包河经开区,总投资3亿元,定位高端生产、医药研发、上市总部的华人健康总部及医药产业基地施工现场,200多个工人同时作业,力争春节前完成地库封闭。

拼,不是“卷”,而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

作为“安徽第一城区”发展的主引擎、产业的主平台、创新的主阵地,近年来,包河经开区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突出拼项目、拼创新,拼转型,力争拼出一个“千亿级创新型智慧园区”。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如何为重大项目保驾护航,包河经开区下了一番“苦功夫”。

“2022年底拿地时,管委会带着我们到处看、处处比,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华人健康总部及医药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李汉回忆,项目从选址到进场,再到开工,管委会全流程跟踪服务到底,非常贴心。

华人健康总部及医药产业基地施工现场。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李汉清楚地记得,开工前两天,突然发现项目现场没电。“当时急得不行,马上跟管委会联系。没想到一两天内就完成杆线架设,解决了临时供电问题。我们如期开工。”

据悉,包河经开区通过专人跟踪推进、开辟绿色通道等,简易业务尽量一次办结、复杂流程一次讲清、线上驳回电话沟通、线下服务当场办理,全方位做好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2023年以来,园区“金牌店小二”代办窗口共受理各项业务约35200件。

优质服务映射出一连串亮眼的项目招引数字。

2023年,包河区经开区在重大项目上加力提效,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挂图作战,狠抓项目落地。全年完成新签约项目4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20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85.5亿元。累计新建续建项目2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4个。

项目是支撑,创新为引领。

2023年7月,安徽精一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拿下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称号,完成了从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到国家级的“三级跳”,而这仅仅用了5年时间。

精一门涂布生产车间。夏琼摄

在包河经开区,这家从事高性能车膜研发、生产、安装、运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掌握了电致变色薄膜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器件性能稳定、产品造价成本约为传统EC调光天幕的1/10,让电致变色成为可被大规模运用的经济性技术。

汽车是安徽的首位产业。包河经开区则围绕“1+3”产业体系,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先后引进苇渡科技、聚誓科技等企业,已成为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

除了精一门,关于创新的“国字号”荣誉,2023年,包河经开区收获满满:中关村协创园、包河互联网产业园获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河汽车智能电控装备产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泰检测获评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合意环保、天鹅制冷、碧华汽车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带来的不只是荣誉,更有发展的质量与速度。2023年,包河经开区规上企业共376家,净增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11家,全年净增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共11家,全年新增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389家,全年净增8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共473家,新增137家。

创新是产业赛道的升级,而对于旨在全面对标国家级开发区的包河经开区来说,转型升级同样举足轻重。

致力于“亩均效益改革”,这里传颂着一个“纺织厂”造起无人驾驶汽车经典故事。

2007年,坐落于此的合肥泰裕纺织有限公司通过审批计划开建一座纺织厂,四年后工厂建成时,纺织行业已是夕阳产业。该公司后将厂房出租给汽修、仓储等行业企业。近百亩的公司园区日渐沦为一片脏乱差的“园中园”。

得益于包河经开区管委会的支持与“嫁接”,泰裕纺织开始转型升级,解除与园租用厂房的企业的租赁合同,引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

清理整治后的泰裕纺织公司园区。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该产业园已入驻安徽苇渡科技、合肥思卡途汽车、英特模科技等6家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而待园区全部升级结束,该产业园可实现亩均500万元投资、400万元产值和30万元税收。亩均效益评级也将从曾经的D档升级到最高的A档。

2023年,包河经开区摸排低效土地,建立工作台账,全年处置闲置低效用地35宗、1625.31亩,并纳统销号。“我们立下目标——至2024年底全面完成4000余亩闲置低效用地提质增效,从存量土地里要发展空间,提高土地亩均效益。”包河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拼,无止境。

据悉,未来,包河经开区将继续搭平台、优服务,构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支柱,检验检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实力。



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现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执行标准
国内

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现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执行标准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日前,甘肃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对外发布现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执行标准,根据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当前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25149元,下限为2020元。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工作有序开展,甘肃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详情]

甘肃省人民医院上线全省首家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
国内

甘肃省人民医院上线全省首家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19日从甘肃省人民医院获悉,为进一步提升院内智慧服务建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该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实现移动支付服务多样化,门诊患者挂号、检查、检验、药品等费用可直接微信支付,并享受医保报销结算,患者来院就诊不用再到窗口排长队了。 “医保移动支付”上线后,真正实现 [详情]

我市探索形成“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国内

我市探索形成“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2023年,兰州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五年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形成了“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强化“一个统领”  [详情]

乐见老年食堂受“团宠”
国内

乐见老年食堂受“团宠”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郑 杨 遍布广州的1200多家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舌尖上的幸福、家门口的便利、钱包里的实惠”。而近期,广州城区一批“网红”老年食堂获年轻人“团宠”:从写字楼的白领、逛累了的游客、放学的学生,到快递小哥、公交车司机,纷纷前去错峰用餐。虽不能享受政府对老年人的用餐补贴,但花10多 [详情]

么永波在通辽市走访慰问
国内

么永波在通辽市走访慰问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本报讯(记者 邵南)1月16日,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临近收官、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根据自治区统一安排,自治区副主席么永波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到通辽市慰问。么永波一行慰问了军休干部、全国劳动模范、老党员,为他们送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慰问和关 [详情]

五条途经北滨河路公交线调整
国内

五条途经北滨河路公交线调整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兰州公交集团获悉,由于北滨河路(金城关至市二医院路段)封闭施工,公交线路在此路段将不再通行,临时调整至白塔山隧道南线、北线运行。22日起,对北滨河路运行20路、35路、53路、108路、131路5条线路进行临时调整。 调整后,北滨河路由东向西运行:涉及5条公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