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百亿粮仓”如何结出“千亿硕果”?

2024-01-10 17:07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

李宇博士,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1月7日,他第一次来到安徽阜阳,参加第二天开幕的“全国食品工业营养健康产业暨阜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当天晚上吃饭时,一盘羊肉让他感觉非常意外。

“超出了我的认知,以前一说羊肉,都是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方的好,阜阳的羊肉也非常有竞争力。”李宇说。

航拍阜阳城市。阜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羊肉,1月8日大会现场,200多名参会的全国食品行业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代表,纷纷被一个番茄“圈粉”。这种番茄个头不大、酸甜可口,有人吃出了“儿时的感觉”,当场要联系企业购买。

阜阳是农业大市,不少人觉得就是粮食多、蔬菜多,但这场大会,刷新了他们的认知:原来,“百亿粮仓”的沃土上,绿色食品产业已有千亿规模,到2027年,其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

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江淮粮仓”发“新绿”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拥有千万人口的阜阳就位于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水系众多,农业底蕴深厚。

作为农业大市,阜阳用不足全国0.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近1%的粮食,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1800万亩以上。自2008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16年超过100亿斤,是名副其实的“百亿江淮粮仓”。

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但与很多地方一样,阜阳也存在农业大而不强、竞争力偏弱的问题。

怎么提高农业附加值?如何让农民从吃饱喝足到增收致富?近年来,阜阳持续发力绿色食品产业,助推农业由大变强。

工人在采摘番茄。安徽瓦大公司供图

2014年6月,39岁的吕彬回阜阳返乡创业,看准中国经历新一轮消费升级,高品质蔬菜未来市场广阔,他选择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为此,他还特地去荷兰学习先进农业技术。

在阜阳市、颍东区的支持下,吕彬创办的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度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并于2018年全面转向“鲜食番茄”研发种植。

“我们只种番茄,看起来容易,但要长久发展,科研、技术、人才缺一不可。”围绕番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及番茄产业化发展等,安徽瓦大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最终其自主研发的番茄“瓦大1号”一鸣惊人。

在大会现场“圈粉”的番茄,正是“瓦大1号”,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其快速在上海等大城市打开市场,15.8元一斤仍然供不应求,2023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瓦大番茄的“出圈”,是阜阳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持续实施龙头企业引育行动的一个缩影。

据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3年,阜阳共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5家、总数全省第1,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94家,省级绿色食品专精特新企业47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454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207亿元,均居全省第1。

现场展示的产品。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思路一转天地宽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

绿色食品,意味着生态环保、安全优质,要想长远发展,不仅要靠企业带动,还要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都有很高要求。

“我第一次来阜阳,发现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农业转型时,有两个工作很关键,一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二是全产业链谋划推进,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绿色农业,从初级农产品提供者变为精深加工农产品供应者。”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兆云说。

提起牧场,人们会想起广阔的草原,阜阳市临泉县虽然没有草原,却有着“中原牧场”的金字招牌。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临泉县每年各类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达160.3万吨,为发展畜牧养殖打下了基础。近年来,临泉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扎实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养殖、加工、贸易三产融合,全面推进肉牛产业振兴。

如今,临泉已拥有皖西北最大的牛羊交易集散基地,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还因“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

板面因在案板上摔打而成得名。陶俊摄

今年年初,冰城哈尔滨人气爆棚,“南方小土豆”们在欢乐之余,被一碗太和板面成功“圈粉”。

从阜阳厚重的农业文明中生根发芽,历经多年发展,太和板面已遍布全国、走向海外,不但拉动百亿元产业,还带动十万人就业。

近年来,太和县聚焦板面全产业链发展,围绕一碗板面的面粉、牛羊肉、香辛料、蔬菜做文章,板面专用面粉、专用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速食板面和文创产品的加工销售,也为地方二产、三产发展带来更多新动能。

大会的产品展示吸引客户驻足。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抢抓机遇”赢未来

1月8日的大会,在李宇看来,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分别是“营养健康”和“绿色食品”,两者有不同的产业体系,如果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既可以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也将为阜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抢抓机遇,开拓新路,需要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2023年9月9日,阜阳市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举行《共同推进阜阳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今年1月8日,作为双方合作成果之一,全国食品工业营养健康产业暨阜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两次活动,阜阳市委书记刘玉杰,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明文全都共同参加,足见阜阳对这次合作的重视程度。

2023年10月,围绕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阜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提出推动“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加速转变,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如何推动意见落地见效?从此次大会的细节就能看出。

参会嘉宾中,有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有173家全国食品行业龙头企业代表,还有120家本地绿色食品企业代表。同时,阜阳城市圈13个毗邻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也受邀参加。

8日、9日两天的活动中,有参观会见,有主旨论坛,有重要客商实地考察,也有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其中,落户阜阳的43个绿色食品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就有184.6亿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推动农业由大变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阜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突出的综合优势,有系统的思路打法,有优越的政策环境,一个农业大市的华丽蝶变未来可期。



市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暨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会
国内

市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暨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会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张倩)1月18日,市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召开了2024年度第一次全体成员会暨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会。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市道专委第一主任熊小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省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2024年全体会暨深化“三个一律”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 [详情]

我市积极让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民心
国内

我市积极让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民心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本报讯(文瑰婷张斌斌记者吴业园)日前,市海绵办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主题宣传系列活动,让海绵城市理念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引导市民群众了解海绵城市,爱护身边海绵设施,积极参与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共享共建宜居韧性城市。 宣传活动第一站来到八里湖中学。作为我市2023年第一批海绵城 [详情]

黑龙江优秀科普活动大幅增加
国内

黑龙江优秀科普活动大幅增加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关于对2023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黑龙江省32家单位和33个活动当选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较2022年分别增加18个和25个,增幅达129%和313%,全国科普日平台重点活动近1200个,增幅达100%,黑龙江省优秀组织单 [详情]

樊城:全域发力冲刺“开门红”
国内

樊城:全域发力冲刺“开门红”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王晓丽 黄坤)1月16日上午,在樊城区三川众创城智慧园一期项目现场,挖掘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设备高速运转,施工人员冒雨对园内道路进行管道铺装,忙碌的身影和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奋斗的旋律。 三川众创城智慧园是目前襄阳唯一的智慧型小微产业园 [详情]

立德树人|招远市温泉街道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国内

立德树人|招远市温泉街道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农家书屋里有很多书籍,这里也暖和,农闲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来。”1月20日,在招远市温泉街道横掌史家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史进明介绍说。 在横掌史家的农家书屋里,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类型的图书,有农业、文化、卫生保健等种类,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历史、故事、科技类图书,村民们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忙里偷闲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