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第一现场)

2023-09-20 06:25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黄培昭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0日 第 15 版)

乌干达一家果园的负责人展示有机牛油果。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乌干达农业贡献了25%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全国70%的人口提供生计。近年来,乌干达政府将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实现自力更生和《消除贫困行动计划》目标的关键。为此,该国制定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相关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附加值。本报记者近日在乌干达走访,实地了解当地有机农业发展情况和中国与乌干达农业合作成果。

特色农业释放发展潜力

在乌干达东部金贾市郊区,年近五旬的坎尼斯正在收香蕉。今年坎尼斯种植的农作物收成不错,他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坎尼斯是乌干达较早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以往我们使用化肥维持土壤肥力,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这给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后来,政府派来的技术人员来村里推广有机种植,我对这一种植方法产生了兴趣。”坎尼斯告诉记者,他报名参加有机农业培训班后,开始转向有机农业生产,收入比以前高多了。

乌干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超过八成的土地是优质耕地,农业资源得天独厚。乌干达政府制定的国家5年发展计划和2040年远景规划,都将农业确定为重点发展领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提升农业生产力,乌干达农业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划定不同农作物种植区域。例如,该国东部地区是木薯、甘薯、玉米、水稻和小米的最大产地,西部地区是饭蕉和豆类的主产区,北部地区是花生、高粱、芝麻的主产区等。乌干达农业部门官员介绍,政府通过细化的种植指引,让农民能因地制宜选择农作物种类,提高产量。

乌干达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有机农业,计划将其打造为农业领域的一张名片。“全球有机产品的消费量保持高速增长,为乌干达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有机产品供应国提供了机遇。政府通过制定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带动对整个有机农业价值链进行投资,为乌干达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来巨大收益。”乌干达农牧渔业部农业国务部长齐亚库拉加·弗雷德·布温罗表示。

农业科技弥补发展短板

近年来,乌干达政府更加重视应用农业科技,以弥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乌干达企业“乌干达轻资本金融”打造的农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汇聚了50多名农业专家,为农民提供增产增收和产业化经营相关技术和知识。“农民通过这一平台不但可以了解土壤状况、粮食供应等信息,还能更便利地开展金融服务。”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平台自2019年推出后,已让两万多名农民受益。

无人机等新装备也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提供助力。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农户在技术人员帮助下,能熟练使用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坎尼斯说:“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打理更多土地,生产效率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为鼓励农民积极采用有机农业技术,乌干达政府出台一系列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从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早在2004年,乌干达就制定了有机农业政策,并通过《乌干达有机产品标准》。今年2月,乌干达还公布了有机肥料的标准和使用规范等,规定了相关抽样和试验方法,确保市场上的有机肥料得到精准检测,促进优质有机肥料的生产和运用。

当前,乌干达有机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国生产的菠萝、苹果、香蕉、芒果、木瓜、红薯等有机农产品受到国际市场欢迎,有机农产品出口额每年达3亿多美元,约占该国农业出口额的20%。

中乌合作推动农业转型

站在丰收的稻田里,45岁的罗伯特满心欢喜。“我种了20多年水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产的水稻。我相信中国杂交水稻,相信中国派来的农业技术专家。”罗伯特告诉记者,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手把手地教他种植水稻,并尝试使用有机种植方法。如今,罗伯特已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当地的杂交水稻种植专家。

中国政府、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乌干达政府联合开展的南南合作项目第三期正在实施,共有约60名中国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先后来到乌干达帮助当地发展农业。中国农业专家组组长张小强告诉记者,在与乌干达的农业合作中,有机农业是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引进试验中国节水抗旱杂交水稻新品种,兼顾高产性和抗病性,减少农药施用量;另一方面,推广中国的稻田养鱼技术,稻鱼共生,既保证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又促进产品生态有机发展。

2022年,南南合作项目设立了南南合作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在水稻、水产、畜牧三大领域开展合作,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区、水产价值链研发中心和畜牧业产业升级可持续循环系统,切实提高当地粮食安全和农业保障能力,促进当地农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借助南南合作项目的平台,中国为当地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及农民提供各类培训,传授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在内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乌干达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农业人才。乌干达农牧渔业部畜牧国务部长布赖特表示:“在中国农业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正在实现从自给性农业向商业化农业的战略转变。”

(本报坎帕拉电)



驻日美军驾车撞死2人 引渡回美后获释
国际

驻日美军驾车撞死2人 引渡回美后获释

来源:极目新闻 日本媒体21日报道,驻日美军一名士兵驾驶汽车时致死两名日本人,被判处3年监禁,却在被引渡回美国后获释。日本民众对此表示愤慨,称美方做法令人“无法接受”。美国一名国会参议员则宣称“日本欠美国一个道歉”。  [详情]

劳动力紧缺 日本一公交公司欲雇外籍员工
国际

劳动力紧缺 日本一公交公司欲雇外籍员工

由于公共交通行业劳动力日益紧缺,日本东京东急巴士公司日前表示,希望雇用外籍司机,协助政府向海外人士开放这一职位。 据共同社20日报道,据日本巴士协会估计,受老龄化影响,到2030财年,日本物流和运输行业的司机数量将减少约3.6万名,届时这类司机人数相较2023年将减少约三 [详情]

美国一周以来80余人因冬季风暴死亡
国际

美国一周以来80余人因冬季风暴死亡

当地时间1月20日,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报道,过去一周的时间内,全美各地已有83人因冬季风暴死亡。 据悉,有关部门还在调查部分死亡事件是否与天气有关,这可能会使目前的死亡人数上升。 俄勒冈州目前仍然处于紧急状态,天气原因已造成该州超过4.5万名用户停电。宾夕法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新 [详情]

朝中社:俄总统普京表示愿尽早访朝
国际

朝中社:俄总统普京表示愿尽早访朝

新华社首尔1月21日电 据朝中社21日报道,朝鲜外务相助理办公室20日发表公报介绍朝外务相访俄成果。公报说,访问期间朝俄双方进行了战略沟通并达成共识,俄总统普京表示愿尽早访朝。 公报说,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邀请,朝外务相崔善姬率朝鲜政府代表团于1月15日至17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其间拜会普京 [详情]

日本登月探测器怎么了?
国际

日本登月探测器怎么了?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东京1月20日电(记者钱铮 张伊伊)日本小型登月探测器SLIM东京时间20日凌晨在月球表面着陆,但随后被发现其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无法发电。无法发电意味着什么?此次登月任务有何特点?到底算不算成功?探测器还能否恢复活力?SLIM能否运行? 东京时间20日零时(北京时间19日2 [详情]

国际社会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从未改变
国际

国际社会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从未改变

多国政府、政党团体、国际组织近日以发表声明、公报等形式持续发声,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从未改变。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东盟尊重、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其一直坚持的立场。东盟此前曾多次表达上述立场。 马来西亚外交部表示,马来西亚一贯并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这是两国牢固伙伴关系的基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