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3年,法国总统将首次访问德国,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2023-05-10 17:39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极目新闻

据法新社报道,应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的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7月2日至4日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报道称,这是法国总统23年来首次对德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极目新闻梳理发现,过去数十年来,德法两国元首曾有一上任就迫不及待互访的“蜜月期”,也有因政治分歧而冷漠的“分手期”,关系非比寻常。

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图源:美联社)

法国总统访问德国,23年来头一遭

据美媒“政客”报道,据三位熟悉内情的官员透露,马克龙预计将于7月2日抵达德国并逗留至7月4日。此次访问的重头戏,是7月3日德国总统特施泰因迈尔在柏林贝尔维尤宫为马克龙举行的国宴。马克龙还计划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面,讨论欧洲和国际政治。

法新社说,这是2000年以来法国国家元首对德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据外媒报道,此次访问是在法德关系因能源政策、对华关系等问题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

能源方面,德国在去年9月宣布将投入2000亿欧元应对能源价格上涨。该计划将持续至2024年,包括为电力和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以及援助企业。但法国官员认为,德国这一计划没有事先告知法国,这让他们产生了“挫败感”。路透社报道还说,此事“让马克龙私下里耿耿于怀”。

在防务领域,法国对德国主导的、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而非从欧洲采购防空系统的行为持怀疑态度。

在涉台问题上,马克龙上月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不应该被拖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而这引发了德国的强烈反对。

德法元首一上任就互访曾是传统

据媒体此前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年,德国和法国逐渐化解敌意,两国成为东欧铁幕倒塌和欧盟统合的最重要推手。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图源:卫报)

德法两国元首曾有一就任就率先互访的传统。2005年11月23日,德国新任总理默克尔开始上任以来的首次出访。与前任施罗德一样,她首先访问了法国。

欢迎默克尔的,是曾担任十二年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希拉克也非常重视德法关系,希拉克曾表示:“法德关系不同寻常。如果我们的关系有所疏离,欧盟将会运行不畅,欧洲就犹如一辆坏掉的汽车。”

2007年5月17日,法国新任总统萨科齐才上任没几个小时,就立刻飞来柏林和默克尔会晤。萨科齐也曾表示,对法国而言,德法关系相当“神圣”,没有任何事能伤害这份友谊。

除了领导人层面的交往外,德法两个邻国间的机构、组织合作也非常密切。作为对《爱丽舍条约》的补充,德法双方在2019年签署了《亚琛协定》,进一步加深了双边公民社会的合作关系:比如2020年建立的德法公民基金,为双方的合作项目提供资金,而不再需要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

值得一提的是,德法之间的姐妹城市关系也是无可匹敌的。2355个法国城镇在德国拥有姐妹城镇,相当于法国城镇同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姐妹城镇的一倍以上。

德法关系持续紧张

不过,德法亲密的伙伴关系也出现过磕磕绊绊,双方恶语相向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据德媒报道,《爱丽舍条约》签署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18年。法语里专门咒骂德国人的名词“Boche”“Chleu”或者“Fritz”,仍是很多人法国人的口头禅。相比之下,德语里没有专门用来咒骂法国人的名词。

1963年,德国总理阿登纳是在别人的推搡之下,才多少有些勉强地在法国总统戴高乐脸颊上亲吻了一口。

朔尔茨和马克龙(图源:政客)

2021年12月,德国新任总理朔尔茨展开他就职后仅两天,首次出访第一站便是法国巴黎。马克龙以“亲爱的奥拉夫”称呼来访的朔尔茨。

但好景不长,2022年10月,德法关系面临严重崩溃。朔尔茨和马克龙再度在巴黎会面,美媒称,带着一个媒体记者团访问巴黎的朔尔茨,却没有等来法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说明,马克龙和朔尔茨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冷淡。”

8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办公室说:“这次访问将纪念两国在《爱丽舍条约》签署60周年之际的亲密友谊。”《爱丽舍条约》是法德两国领导人1963年在爱丽舍宫签订的法德合作条约。该条约成为法德二战后全面和解的象征,规定了两国交流机制和框架结构,为欧洲一体化“法德轴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龙的这次破冰之旅,能否再度让德法化干戈为玉帛,不妨拭目以待。



驻日美军驾车撞死2人 引渡回美后获释
国际

驻日美军驾车撞死2人 引渡回美后获释

来源:极目新闻 日本媒体21日报道,驻日美军一名士兵驾驶汽车时致死两名日本人,被判处3年监禁,却在被引渡回美国后获释。日本民众对此表示愤慨,称美方做法令人“无法接受”。美国一名国会参议员则宣称“日本欠美国一个道歉”。  [详情]

劳动力紧缺 日本一公交公司欲雇外籍员工
国际

劳动力紧缺 日本一公交公司欲雇外籍员工

由于公共交通行业劳动力日益紧缺,日本东京东急巴士公司日前表示,希望雇用外籍司机,协助政府向海外人士开放这一职位。 据共同社20日报道,据日本巴士协会估计,受老龄化影响,到2030财年,日本物流和运输行业的司机数量将减少约3.6万名,届时这类司机人数相较2023年将减少约三 [详情]

美国一周以来80余人因冬季风暴死亡
国际

美国一周以来80余人因冬季风暴死亡

当地时间1月20日,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报道,过去一周的时间内,全美各地已有83人因冬季风暴死亡。 据悉,有关部门还在调查部分死亡事件是否与天气有关,这可能会使目前的死亡人数上升。 俄勒冈州目前仍然处于紧急状态,天气原因已造成该州超过4.5万名用户停电。宾夕法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新 [详情]

朝中社:俄总统普京表示愿尽早访朝
国际

朝中社:俄总统普京表示愿尽早访朝

新华社首尔1月21日电 据朝中社21日报道,朝鲜外务相助理办公室20日发表公报介绍朝外务相访俄成果。公报说,访问期间朝俄双方进行了战略沟通并达成共识,俄总统普京表示愿尽早访朝。 公报说,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邀请,朝外务相崔善姬率朝鲜政府代表团于1月15日至17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其间拜会普京 [详情]

日本登月探测器怎么了?
国际

日本登月探测器怎么了?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东京1月20日电(记者钱铮 张伊伊)日本小型登月探测器SLIM东京时间20日凌晨在月球表面着陆,但随后被发现其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无法发电。无法发电意味着什么?此次登月任务有何特点?到底算不算成功?探测器还能否恢复活力?SLIM能否运行? 东京时间20日零时(北京时间19日2 [详情]

国际社会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从未改变
国际

国际社会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从未改变

多国政府、政党团体、国际组织近日以发表声明、公报等形式持续发声,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从未改变。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东盟尊重、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其一直坚持的立场。东盟此前曾多次表达上述立场。 马来西亚外交部表示,马来西亚一贯并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这是两国牢固伙伴关系的基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