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沧浪街道人大代表促商圈转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沧人萱 崔怡璇) 近日,姑苏区沧浪街道人大工委举办“共话南门商圈转型升级”专题座谈会,会上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圈企业负责人结合南门商圈、盘门景区实际情况,围绕南门水产市场整体搬迁后,如何加强南门商圈顶层规划设计、业态精准定位、环境风貌提升、积极推动商圈转型升级和文商旅融合发展等相关问题建言献策。
近年来,沧浪街道通过加强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和相关知识业务培训、搭建更多代表履职平台、组建专业化代表小组等举措,推动基层人大代表履职更高效、便捷、精准。
构建常态化履职体系。根据姑苏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宣传和调研工作考评办法相关要求,沧浪街道人大工委加强对代表履职积分的管理,同步建立履职档案,包括代表活动考勤记录、学习培训记录、联系选民情况记录、接待及处理选民反映的意见记录等,由此激励代表认真履职、积极履职,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街道还通过开展法律常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履职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基层人大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瞄准搭建全方位履职平台,沧浪街道人大工委持续聚焦辖区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建成“民生·民声”工作站2个,网格人大代表工作站7个,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便捷。
今年2月,沧浪街道下辖的7个网格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时开展《苏州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修改)》征求意见座谈会。活动中,24名人大代表与62名网格居民以座谈和现场勘察方式面对面交流,收集居民对苏州市公共交通出行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有效发挥立法“直通车”作用。据统计,依托“家站点”,沧浪街道人大工委今年先后召开座谈会11场,完成《江苏省基层卫生条例(草案)》《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等5部条例修改意见建议征集,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9条,让立法这件“专业事”变成人民群众的“身边事”。
组建专业代表小组。去年以来,沧浪街道人大工委立足辖区文化和文物资源优势,按照“专业相对统一、便于组织活动、尊重代表意愿”的形式,以推动代表专业化、精准化履职为目标,分别建立文化、古城保护等专业代表小组,引导人大代表和议政代表更好发挥专业特长,使代表履职更加高效。专业小组成立以来,对辖区32号街坊、顾廷龙故居等场所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南门商圈发展的建议》《关于大力推动姑苏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等代表建议,在助推32号街坊改造、南门商圈转型升级等重点项目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