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城”那得洁如许

2023-10-17 04:3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清爽的楼面。图片由城西区城管局提供

“空中城管”起飞。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 摄

环卫工人冲洗路面。 图片由山水绿城西宁分公司提供

◎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

“西宁好干净呀,大街上看不见垃圾,头顶蓝天、脚踩净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近期,西宁又圈了一批粉,游客纷纷评价西宁干净整洁,令人倍感舒适。西宁为何如此洁净?因为有人在默默地扮亮这座城市。

重点路段勤清扫

每当节假日,西宁市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环卫工人马芝花每天都很忙碌,她负责城东区新千夜市的保洁工作。每天18时,她和同事们拿着扫把、簸箕准时出现在夜市上,随时清扫垃圾。

到23时,夜市安静下来,马芝花的工作才进入尾声,一晚上她不记得自己在夜市上走了多少趟。这时,会有同事将收集的垃圾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还会有同事开来高压冲洗车,冲洗夜市区域的路面油污。这还没完,第二天8时,马芝花和同事们会将夜市的路面再冲洗一遍,让市民踩着干干净净的路面出行。

官黎星是山水绿城西宁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负责城东区新千夜市和康西一巷夜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他介绍,7月初至中秋国庆假期,2个夜市人流量较大,平均一天产生3吨至5吨垃圾,公司安排20名环卫工人循环保洁,及时收运垃圾,绝不让垃圾过夜。“我们全力做好环卫服务,为商户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留下好印象。”官黎星说。

最近,新千夜市和康西一巷夜市关闭,但环卫工人的工作没有结束,他们重点开展落叶季的环境卫生大整治,增加机械化清扫频次,让落叶有个好去处。

“空中城管”每天巡查

“无人机准备!”10月10日10时许,城中区南川西路上停放着一辆无人机通讯指挥车,城管队员在调试无人机设备。不一会儿,“空中城管”起飞了,它的任务是巡查河道、建筑工地和居民小区。

无人机通讯指挥车上的大屏清晰显示:“空中城管”在南川河上发现了漂浮的垃圾,镜头拉近,垃圾被拍照取证;飞到一处建筑工地上空,“空中城管”又发现有建筑垃圾堆积;当它飞到附近的小区上空,发现垃圾桶里的垃圾未及时倾倒……这些都被城管队员记录在册,随后向相关单位下发督办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如果人工巡查需要30分钟,‘空中城管’2分钟就能搞定,哪里有垃圾死角,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无人机中队队长熊志强说,无人机中队成立于2020年年底,由9名队员组成,拥有9架无人机,已飞行3500多架次。每天,“空中城管”不定时上岗,在它不知疲倦的巡查下,楼顶堆积的杂物被清理了,山坡上不易发现的垃圾被清理了,藏在村庄里的垃圾也被清理了,就连路面上的纸屑,也能立即通知附近的环卫工人清扫。

净化“空间立面”

无论是环卫工人还是“空中城管”,他们的目的都是让这座城市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还有一群人,他们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宗志俊就是其中一员,他是城西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大队长。2021年至今,他带领队员们开展大型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拆除辖区设置期满、存在安全隐患的楼顶大字65处,消除头顶安全隐患。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没有楼顶大字,单位形象会大打折扣。后来看到成效后,有单位相关负责人说,楼面看着舒服多了,也不用定期安排人员排查安全隐患,特殊天气不再提心吊胆。

今年,城西区城管局持续从地面向空间立面拓展,推进“空间立面”净化,拆除裙楼外围沿线设置期满的楼顶大字;根据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管理,重点排查三面翻、侧立招、电子屏,防范户外广告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做好门头牌匾安全监管,规范门头装修围挡不规范现象。

“西宁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这座城市里里外外干净整洁有序,人也格外热情,玩了一圈体验感非常好,值得再来。”节日期间,有游客这样评价。

打造高原洁净城市

对于游客的好评,西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以波回应:“西宁市的干净整洁,离不开环卫工人、城管队员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精心呵护,是我们共同打造了高原洁净城市。”

西宁城管环卫部门将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全城清洗、空间立面净化等精细化实践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内涵;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强化城市管理法规宣传,营造城市管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疏堵并举治理市容乱象,规范引导流动商贩经营行为,创新小广告治理举措,有效破解市容管理顽疾;建立健全环卫深度保洁、道路公共设施、建筑立面定期清洗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门前六包”与城市治理网格化管理融合,开展“门前六包”履约星级评定,促进社会联动,提升“门前六包”落实率。



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现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执行标准
国内

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现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执行标准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日前,甘肃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对外发布现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执行标准,根据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当前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25149元,下限为2020元。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工作有序开展,甘肃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详情]

甘肃省人民医院上线全省首家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
国内

甘肃省人民医院上线全省首家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19日从甘肃省人民医院获悉,为进一步提升院内智慧服务建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该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实现移动支付服务多样化,门诊患者挂号、检查、检验、药品等费用可直接微信支付,并享受医保报销结算,患者来院就诊不用再到窗口排长队了。 “医保移动支付”上线后,真正实现 [详情]

我市探索形成“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国内

我市探索形成“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2023年,兰州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五年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形成了“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强化“一个统领”  [详情]

乐见老年食堂受“团宠”
国内

乐见老年食堂受“团宠”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郑 杨 遍布广州的1200多家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舌尖上的幸福、家门口的便利、钱包里的实惠”。而近期,广州城区一批“网红”老年食堂获年轻人“团宠”:从写字楼的白领、逛累了的游客、放学的学生,到快递小哥、公交车司机,纷纷前去错峰用餐。虽不能享受政府对老年人的用餐补贴,但花10多 [详情]

么永波在通辽市走访慰问
国内

么永波在通辽市走访慰问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本报讯(记者 邵南)1月16日,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临近收官、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根据自治区统一安排,自治区副主席么永波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到通辽市慰问。么永波一行慰问了军休干部、全国劳动模范、老党员,为他们送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慰问和关 [详情]

五条途经北滨河路公交线调整
国内

五条途经北滨河路公交线调整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兰州公交集团获悉,由于北滨河路(金城关至市二医院路段)封闭施工,公交线路在此路段将不再通行,临时调整至白塔山隧道南线、北线运行。22日起,对北滨河路运行20路、35路、53路、108路、131路5条线路进行临时调整。 调整后,北滨河路由东向西运行:涉及5条公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