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城”那得洁如许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清爽的楼面。图片由城西区城管局提供
“空中城管”起飞。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 摄
环卫工人冲洗路面。 图片由山水绿城西宁分公司提供
◎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
“西宁好干净呀,大街上看不见垃圾,头顶蓝天、脚踩净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近期,西宁又圈了一批粉,游客纷纷评价西宁干净整洁,令人倍感舒适。西宁为何如此洁净?因为有人在默默地扮亮这座城市。
重点路段勤清扫
每当节假日,西宁市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环卫工人马芝花每天都很忙碌,她负责城东区新千夜市的保洁工作。每天18时,她和同事们拿着扫把、簸箕准时出现在夜市上,随时清扫垃圾。
到23时,夜市安静下来,马芝花的工作才进入尾声,一晚上她不记得自己在夜市上走了多少趟。这时,会有同事将收集的垃圾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还会有同事开来高压冲洗车,冲洗夜市区域的路面油污。这还没完,第二天8时,马芝花和同事们会将夜市的路面再冲洗一遍,让市民踩着干干净净的路面出行。
官黎星是山水绿城西宁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负责城东区新千夜市和康西一巷夜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他介绍,7月初至中秋国庆假期,2个夜市人流量较大,平均一天产生3吨至5吨垃圾,公司安排20名环卫工人循环保洁,及时收运垃圾,绝不让垃圾过夜。“我们全力做好环卫服务,为商户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留下好印象。”官黎星说。
最近,新千夜市和康西一巷夜市关闭,但环卫工人的工作没有结束,他们重点开展落叶季的环境卫生大整治,增加机械化清扫频次,让落叶有个好去处。
“空中城管”每天巡查
“无人机准备!”10月10日10时许,城中区南川西路上停放着一辆无人机通讯指挥车,城管队员在调试无人机设备。不一会儿,“空中城管”起飞了,它的任务是巡查河道、建筑工地和居民小区。
无人机通讯指挥车上的大屏清晰显示:“空中城管”在南川河上发现了漂浮的垃圾,镜头拉近,垃圾被拍照取证;飞到一处建筑工地上空,“空中城管”又发现有建筑垃圾堆积;当它飞到附近的小区上空,发现垃圾桶里的垃圾未及时倾倒……这些都被城管队员记录在册,随后向相关单位下发督办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如果人工巡查需要30分钟,‘空中城管’2分钟就能搞定,哪里有垃圾死角,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无人机中队队长熊志强说,无人机中队成立于2020年年底,由9名队员组成,拥有9架无人机,已飞行3500多架次。每天,“空中城管”不定时上岗,在它不知疲倦的巡查下,楼顶堆积的杂物被清理了,山坡上不易发现的垃圾被清理了,藏在村庄里的垃圾也被清理了,就连路面上的纸屑,也能立即通知附近的环卫工人清扫。
净化“空间立面”
无论是环卫工人还是“空中城管”,他们的目的都是让这座城市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还有一群人,他们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宗志俊就是其中一员,他是城西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大队长。2021年至今,他带领队员们开展大型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拆除辖区设置期满、存在安全隐患的楼顶大字65处,消除头顶安全隐患。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没有楼顶大字,单位形象会大打折扣。后来看到成效后,有单位相关负责人说,楼面看着舒服多了,也不用定期安排人员排查安全隐患,特殊天气不再提心吊胆。
今年,城西区城管局持续从地面向空间立面拓展,推进“空间立面”净化,拆除裙楼外围沿线设置期满的楼顶大字;根据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管理,重点排查三面翻、侧立招、电子屏,防范户外广告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做好门头牌匾安全监管,规范门头装修围挡不规范现象。
“西宁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这座城市里里外外干净整洁有序,人也格外热情,玩了一圈体验感非常好,值得再来。”节日期间,有游客这样评价。
打造高原洁净城市
对于游客的好评,西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以波回应:“西宁市的干净整洁,离不开环卫工人、城管队员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精心呵护,是我们共同打造了高原洁净城市。”
西宁城管环卫部门将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全城清洗、空间立面净化等精细化实践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内涵;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强化城市管理法规宣传,营造城市管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疏堵并举治理市容乱象,规范引导流动商贩经营行为,创新小广告治理举措,有效破解市容管理顽疾;建立健全环卫深度保洁、道路公共设施、建筑立面定期清洗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门前六包”与城市治理网格化管理融合,开展“门前六包”履约星级评定,促进社会联动,提升“门前六包”落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