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建议“小切口”助力营商环境“大提升”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武汉经开区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把司法建议作为法院服务发展大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外溢效应,以司法建议“良方”靶向聚焦企业经营“病灶”。
近日,辖区某服装公司以收取品牌管理费的形式授权杭州某公司使用其商标,但未约定管理费收取标准,双方在履行合同时产生争议,服装公司遂起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抽丝剥茧,根据该行业的交易习惯和商业惯例还原案件事实,发现双方都存在违约行为,若贸然判决,将对双方正常经营往来造成影响,于是组织双方开展调解,讲清法律关系,分析诉讼风险,提出调解方案。双方当事人感受到法院力促调解的善意,最终在法官主持下达成和解。
案件审结了,司法服务却并未止步。承办法官及时总结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法律风险,向服装公司发出“靶向式”司法建议,希望该公司加大对品牌商标的保护力度,并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服装公司收到司法建议书后,表示将积极整改,杜绝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依法合规经营。
今年以来,该院向辖区企业制发司法建议18份,回复率100%,采纳率100%,实现“建议一件、服务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擦亮法治底色。
(黄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