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发展人工智能要在机遇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

2023-09-25 22:48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9月11日下午,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和科研机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主题进行交流、探讨,观点火花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风险挑战再次成为焦点,如何驾驭好这项新技术,确保技术创新与社会效益相协调,是数字时代的重要课题。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拓展正在按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进键”。工业质检、机器翻译、零件计数、自动驾驶、语音交互、机器人学、航天应用、庞大的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孕育企业新利润点,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同时,各式各样的人工智能应用进入生产生活、提升生活品质、服务千家万户,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见,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先机,意味着驶入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但在推动生产制造、社会治理、文化发展的同时,围绕网络空间的技术对抗、压制和博弈也不断加剧。我们不得不正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问题和威胁,据业界首个全面的人工智能安全性和可信度研究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现状异常糟糕,正在面临绕过攻击、毒化攻击、推断攻击、模型抽取攻击、木马攻击、重编程攻击等十大安全威胁。所以,为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直面由人工智能产生的数据隐私、安全隐患和社会伦理等问题,坚定信心,寻求解决之道。

各地各部门需要从政策保障、技术保障、监管保障三个方面,强化人工智能系统化治理,戴上安全保障“紧箍咒”。建立统一的人工智能法律框架,强化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使用监管,加强算法透明度和公平性,设立人工智能安全审核机制等。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建设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培养更多的网络安全人才,以及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持续强化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水平。在这个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日新月异,如何保持人工智能机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和责任。

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平衡人工智能机遇与安全之间的能力,通过多方力量、多管齐下、多维治理,发挥好人工智能“头雁效应”,让人工智能成为智慧动能,让时代强音变成人类福音,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崔倩倩(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丁楚风】



“中国视谷”“创客中国”双品牌赋能 杭州产业培育模式入选 “小微你好” 优秀服务案例
科技

“中国视谷”“创客中国”双品牌赋能 杭州产业培育模式入选 “小微你好” 优秀服务案例

近日,省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3年“小微你好” 暖企助企惠企专项行动优秀服务案例名单,其中,《以赛进击“专精特新” 谱好视觉智能产业发展“三篇章”》成功入选。 去年以来,杭州积极响应“小微你好”暖企助企惠企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克难攻坚、成长发展,提高服务精准度,提 [详情]

宗馥莉:完成1到10到100的突破
科技

宗馥莉:完成1到10到100的突破

在“家门口”的亚运会上展示中国品牌、杭州企业风采;为饮料产业智造升级打造“未来工厂”样本;在消费市场深刻变革背景下,发力开辟新生态新通路……作为发展37年成长起来的中国食品饮料龙头企业,娃哈哈交出的2023年答卷传递出坚守与信心。新的一年,如何破局出新、面向未来再攀高峰? 近日,杭州娃哈哈集团副董事 [详情]

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万事利丝绸拿下国家级牌子
科技

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万事利丝绸拿下国家级牌子

近日,杭州企业万事利丝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作为以丝绸文化创意和高新丝绸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万事利丝绸通过将科技与文化融合,为传统丝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赋能, [详情]

“最低价协议”并非双赢
科技

“最低价协议”并非双赢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王明昊 破除“最低价协议”,打造一个健康、公平、和谐的线上消费环境,对更好发挥直播电商在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详情]

遵义金紫阳食品公司负责人吴凝: 专注做好一碗面一碗粉
科技

遵义金紫阳食品公司负责人吴凝: 专注做好一碗面一碗粉

“我们专注‘做好一碗面、做好一碗粉’,销售额达到3.2亿元。” 盘点2023年业绩,吴凝神动色飞:“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坚持都将会有收获。” 吴凝是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与贵州大学食品工业系合作,成功研发出贵州荞麦面、苦荞面、抹茶面、红稗面、刺梨面等速餐食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