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通远门局部城墙滑坡抢修中 附近红绿灯已恢复
现场情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王旭睿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王旭睿 林楠 田韵沁 )受暴雨影响,7月21日早上7时许,重庆市渝中区通远门局部城墙发生滑坡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附近交通暂时中断。记者赶往现场看到,通远门周围已拉起警戒线,滑坡点距离城门约50米左右。
图左塌方处
截至发稿,雨势依然较大,现场有应急人员正在进行抢修,工程抢险车已入场,工作人员正在搬运抢险物资。附近红绿灯在抢修下已恢复使用,交巡警、城管等部门人员在组织维护交通秩序。
》延伸:你了解通远门吗
通远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修建于明洪武初年,距今600余年历史,因通远门是古代重庆通往四川其它地区等地的起点,故名之曰“通远”。
重庆“九开八闭”老城门中,通远门是目前仅剩的两座开门之一,也是唯一通往陆路,仍在使用的城门。重庆的“九开门”中,尤以通远门最险,三面悬崖,一面接陆,军事价值极高,为兵家必争之地。
重庆古城墙通远门段城门及城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重庆城3000多年的历史里,一共有4次筑城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张仪在巴设郡,修了城墙;蜀汉后主刘禅命大都护李严驻守江州,他率领军民扩建新城,周长约16公里,形成“以崖为墙”的通远门雏形;南宋末年,彭大雅为了抵抗蒙军,率领军民用巨大条石日夜加固,修了通远门的前身“镇西门”;明洪武年,朱元璋灭了明玉珍在重庆建立的大夏王国,派戴鼎驻兵重庆,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17门的格局。
通远门城墙顺山势而筑,呈现出典型的山城特色。2000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重庆古城墙的组成部分,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此处已开辟为通远门城墙公园。